背景說明
今年參加了一個教導心理實驗法老師們的團體,一方面想要有效地說明我長久以來的教學活動給這一些老師們;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大學生,不管是否要上我的課程,了解一下不同的老師用不同的教學的方法與理念。也期待本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同學及系友,了解我這樣的老師,為什麼一直堅持這樣的教學方式。
因為,內容實在有點長,本系列預計分四個部分。有興趣的讀者請慢慢閱讀。在之一說明基本理念、之二介紹「改錯題」、之三介實驗法實驗的部分、之四總結。
前言
心理實驗法在臺灣理學系統心理學系是必修課程,在本系為期一年的課程,其中教導以實驗法來探討心理學議題的過程。本課程我(櫻井正二郎)自1993年(82學年度)接手到現在,其最重要的宗旨一直都沒有變:「培養具有科學態度的心理人」。為達成此目標,有些部分隨不同年代有所改變,但也有一些部分從開始到現在都不改變。每年面對不同世代的年輕人,我一直都全力以付,期待能給同學未來人生中一直可用的東西。
科學態度(也是修課態度)
在此並不是要說明什麼是科學態度,就如同往後的心理實驗法教授過程一樣,對於很重要的內容我並不給與「答案」。但並不代表這些重要的事情沒有答案,反而可以說是有穩固的答案。不過這答案一定要從各位同學自己「走到」才行,自己到達時這個答案才會是「你」的答案。我會帶各位走,但請你們在關鍵時請仔細聽聽我的要求。
- 一、請丟掉「應該」、「本來就是」、「這不就這樣」等等你既有的答案。例如,你或許對「科學」這一詞有你的想法、看法。但在課程中請你先把那一些全部丟掉,不然你可能無法裝進我新丟給你們的東西。因為我丟給各位的重要事情有關的資料可能與你既有的不相符。當然你可以來質問我、反問我,我都很歡迎。
- 二、請帶你的「心」來上課,我的課程基本上兩節課一口氣上到完,因為我安排的每一節課都有一些連串的東西,不方便任何一個地方中斷。而且也期待,大學生可以有更佳的自制力,這包括上週五早上的課,週四晚上要瘋到幾點?
- 三、對自己負責,我會提供不同的學習的線索與管道。並不強求一定要上課(雖然有些機制讓準時上課有利於成績,但上課時數並不會與成績形成「正比」),但沒有準時上課而沒有聽到某些事,造成你學習上的問題,那請自行負責。負責包括,你可以想很多辦法事後補救,也可以來找我。
- 四、請思考、請懷疑,連同我上面所寫的,任何所見、所聞不要都不懷疑就相信。也要自己想一想,各種不同的說法,尤其指向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說法,誰說的比較有理,又為什麼比較有理?也請不要急著下結論,你可以存著「未知」,那也是一個暫時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給我回饋,現在不作審查,但請填「字詞驗證」。對於各位的意見我會每天來拜讀,但回覆難免有時慢了一些,還請大家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