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17, 2006

數學

數學好玩

在不同課程當中,常常用「數學」。其實我用的數學都是很簡單的(難的我也不會),至多到初級微積分(比大一微積分還要低級)。通常多在四則運算中完成。

為什麼課程中用數學,最主要她是一個簡潔的語言。例如:我要描述大小恆常性,可以用說的:「物體大小知覺通常不因距離感覺而有所不同。」。但在這一句當中有不少不清楚或是循環論證的部分。如:大小知覺是什麼?距離感又是什麼?通常又指何種情況?

同樣的情況,我們如果用大小距離不變性假說(size-distance invariance hypothesis),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說明:

S = θ X d

其 中,S為知覺的大小,θ為物體在觀察的視角大小,d是登錄的距離(registered distance)。在實驗中,d可以用雙眼像差(binocular disparity)及/或圖畫線索(pictorial cues)如:直線透視(linear perspective)來操弄。

當然這一條式子代表,等號右邊是比較類似獨變項的概念(就是可能是我們在操弄的),等號左邊是比較類似依變項的概念(就是記錄受試者反應的)。

同時由數學可以較客觀精準來預測受試者可能的反應。而且由預測與實際測量間的差異中,可能再發現新的可能性。

科學家(其實在早期西方是哲學家)這樣發現(或是說確信)地球不是平的!這個結論希望同學回去想一想!

星期二, 5月 16, 2006

作人

作人很難 ;-(

與人交往,現今時代工具變化多了。但個人覺得其背後的道理仍然是不變的。

昨天半夜(嚴格說2006年5月15日0時多)寫mail給我說要跟我借DV (digital video)。不幸的是,星期一對我來說超忙的。早上收完信,馬上要上課。上完課又要釘研究生實驗課的進度。同時也把下午課程的講義完成。

因為早上的課是有關視覺與認知,研究所的。下午是網路課,準備的東西完全不同。可以說來說對我轉換緩慢的腦袋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每次星期一課程結束,下班時幾乎癱在自己桌前。
後來,BBS上也寫信,以下節錄小段:

============================================
有需要借用DV拍攝一些畫面,因為得知老師有此器材,不知方不方便藉此器材用,我們只需借用星期二一晚,隔天立刻歸還。
不論能不能借到,都麻煩老師願意看我們的信!
============================================

這兩封信給我不小的壓力。當然如果可能我也能希望幫忙學生,但時間又如此緊迫,我個人物品又沒有隨時可以準備好借給同學(我不是學校總務處)。要我回信也要 花時間的(我也夠無聊,現在該準備明天知覺課,現在已經花近半小時在打這篇),我不可能回一行文給任何人,這不合個人原則。

這一位同學,今天中午真的來找我,就在我要去美術館前。他還真怪我沒有回信給他。其實我實在很無辜的,也很難過。可是,可是,他要跟我借東西的人姿態可以有這麼高?

唉~!代溝


星期六, 5月 13, 2006

系站未來

今天早上開了所謂的第一次聚會。

雖然只來了三位,其實是我選的日期很不好,但總一個事情的開始。我想本系的同學仍然有希望的。加油!

有空看到的朋友去參觀新站

星期四, 5月 11, 2006

tau與視角問題

題目是:

當tau=1/20及1/40,目標物直徑10cm,初始距離80m時,請將視角變化繪製成,橫軸是啟始至碰撞的秒數,縱軸是視角的圖。並說明其意義。

答(參考用 )

由tau的定義,tau=1/20代表距碰撞20秒。若初始距離為80m則,在tau=1/20時物體移動(自己移向物體亦同)速度為4m/sec.。同理tau=1/40則,其速度為2m/sec.。

視角可以由2*arctan(S/2d)表現(徑度量),若要轉換度度量則要乘以180/pi。繪成圖如下:

由此圖可知,不管tau大小。即將碰撞前的視角變化率是很接近的。這似乎也是我們常表現的looming effect。

請特別注意:以上說明僅供參考。

Grace:因舊站的損毀,所以圖lose了...

我的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