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題,似乎是一種禪宗的問答(據網路查是宋代五燈會元卷十七是出自)。但今天以學習「心理實驗法」的角度來看他。其實也是一種借題發揮!
今天要說的是,一種認知改變的「過程」問題。
在沒有霾害的時候,從濟世大樓八樓,我的辦公室窗戶看出去,可以見到柴山。在二十年前可以從最南邊看到最北邊。現在南邊多了兩棟大樓,只能從中段才可以見。現在從我的辦公室看到是柴山最高處,往北慢慢矮下去的山形。是的,我從我辦公室的窗戶,看到「柴山」。
我也去柴山爬幾次,尤其在孩子小時候算是較常去。一方面陪小孩運動身體,也讓他們就近看到各種動植物。我們較常從龍泉寺那邊上山,從寺廟邊走過階梯,一下就進入山裡頭了。步道修築的相當好,不難行走,但步道外就是有各種林木及樹下的草叢,實在沒有什麼研究,但至少可以分辨好幾種樹與草是不同的。
動物也是一樣,有松鼠,有猴子。仔細看更多昆蟲,有地上走的有在飛的。柴山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自然教室,尤其對於都市小孩。如果有興趣,深入一點看,還真的可以看到各種生物。雖然柴山是低矮的山,但離人類居住地距離不同,隨著地形變化,其中的生物相是不太一樣的。如果再看,靠南邊一點與靠北邊一點,以及以前是礦場的附近與離礦場遠一些的地方也都不一樣的!
如果,真的很仔細,而且多次去過柴山。再從遠處眺望(就像從濟世大樓八樓我的辦公室窗戶),她可能不再只是「一座山」而已。
科學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在課本中學到各種科學的定義。或是為了考試想辨法記了所謂的科學的定義。或許你可能知道科學就是:
"科學知識指覆蓋一般真理或普遍規律的運作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尤其指通過科學方法獲得或驗證過的。科學知識極度依賴邏輯推理。"(引自: 維基百科 )
但這可能只是在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當更深入的思考,用心親手設計、執行科學研究,你可能已經忘了科學的定義是什麼。也可能不在意於你所做的事情的科學性或在各科學或是整體科學的定位。但就對正在進行的東西感覺有趣或是被逼著(不管被老闆逼或是被時間壓迫甚至只是因自己的好奇心逼著),可能真的不會想到「科學」了。這時,可能進入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了!
至於,等一個人有機會重新從較高的視點,還是較遠的位置。看看自己或是附近的人的研究。或許就有機會重新來想「科學」是什麼?如果有心,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再來看整體科學的問題,以及「各科學(sciences)」相關聯的問題時。可能再次看到「科學(the Science)」是什麼了!這時可能進入第三階段的「見山是山」了!
在心理實驗法的課程當中,真的很期待有限時間內,帶著學生走過從「見山是山」變成「見山不是山」又到「見山是山」的過程。所以,配合做實驗是很重要的,也是往後課程改革上的重大目標。希望能請系上及學校給我一些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給我回饋,現在不作審查,但請填「字詞驗證」。對於各位的意見我會每天來拜讀,但回覆難免有時慢了一些,還請大家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