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15, 2023

運動心得之二

 行為

運動基本上是在動作(真是廢文)。也可以說運動中的動作是「外顯行為」。學過心理學的人聽到外顯行為,希望可以想到行為主義。行為主義中,本文想提其中的操作型條件化( operant conditioning,或稱操作制約),對於已知道什麼操作型條件化的人,本文可以跳過。












上面是網路上撿來的東京奧運金牌。

行為主義

雖然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古老的東西,但還很好用。本文想要極度簡單地介紹,目的用來以後這系列文的基礎。相關說明,其實google一下有非常多,只是內容可能都很多,也很多樣。在此僅限最簡單的地方來說,覺得不夠精確還請見諒,也不要因此挑戰我。

依行為主義、操作型操件化(或說史基納一派人)認為,某一行為被增強,以後同樣行為出現機率增加。在史基納箱中,老鼠按桿子,就可以吃到飼料。所以按桿子的行為被飼料增強,下一次老鼠在史基納箱中按桿子的行為出現機率就會增加(可參照wiki)。

行為塑造

行為形成簡單原理如前述,但是要運用在現實,如學習任何運動項目,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例如,增強,運動項目最大增強可以說是「勝利」。但拿金牌是很不容易的,是幾萬人或幾百萬同一項運動人口中之一。所以,把勝利,甚至拿金牌為增強實在是做不到增強的目的。

實際行為學派的研究中,訓練老鼠(或鴿子)使用一個封閉空間叫做史基納箱。老鼠在史基納箱,一開始不會無緣無故去按桿子,所以等牠真的按桿子給增強,會等到天荒地老都不會。因此我們要安排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引導牠能夠靠近桿子,摸到桿子最後能壓下桿子。每一個小步驟都要給增強,暇以時日牠就學會一進箱子直接去按桿子。

這一種,把大動作化為小動作,並且循序漸進地每一個小步驟都給增強的方式叫「行為塑造(behavior shaping)」。運動的教學與學習,是非常適合使用行為塑造的原理。至於實際的部分,以及更深入的議題,後面有機會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給我回饋,現在不作審查,但請填「字詞驗證」。對於各位的意見我會每天來拜讀,但回覆難免有時慢了一些,還請大家原諒。

我的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