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8, 2007

學力--續

相信不少在臨床界服務的系友,對心理測驗實務都比我清楚。說這些有一點「班門弄斧」的味道,不過我還是囉唆一下。

心理測驗顧名思義來量測各項心理特質,但不幸的是,所謂「心理特質」這個東西是很難以捉摸的。今天(以及昨天)所談的學力,連操作型定義都很模糊,如何能知道我要量什麼?

嚴格來說,個人認為所有心理測驗都很有問題。最有傳統的智力測驗,到現在究竟智力是什麼?這樣基本問題都仍有不少爭議。但是臨床上還是得知道誰可能是需要照顧,測驗也有一定可靠度,當然要用!但是,任何一個測驗,不應成為一個唯一或是最強而有力的「證據」。

學力,如果是想要知道學生能否在某一個學校、某一個課程的學習能力,或是已學得多少東西。當然一般「成就測驗」是很好的選擇之一。但學校裡學的學科有很多很 多類型,不見得每一種都適合利用限定時間,限定型式回答的紙筆測驗。個人認為,大多數學科用傳統的紙筆測驗會量不出「真正」的學力。例如我最喜歡舉例的數 學,數學中邏輯推理、歸納、演繹、創意及問題解決能力都很重要,倒是計算能力,可能是「算術」層級的事情(除非想出課本以外的計算方式)。但是沒有計算的 數學考題很難出題,也很難限定一個小時(或更短時間)能解幾十題。

所以,一般紙筆的數學考題不見得難測得出學生的數學學力。同樣的,如果大學的課程如果只用紙筆測驗(尤其閉書考,又限定一個小時)絕對是考不出該考的大學學力。

但是一般大眾(包括很多很多大學教授),很相信考試成績。而且常拿這個東西當作其他的用途(獎學金、甄試成績...),只因為大家相信他代表「成績」,而且這很容易在單一向度排名。

我們是否可以停下來,好好思考這個問題,讓社會也逐漸接受?不要再回到一綱一本的威權老時代了。學力是「測不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給我回饋,現在不作審查,但請填「字詞驗證」。對於各位的意見我會每天來拜讀,但回覆難免有時慢了一些,還請大家原諒。

我的日曆